长辈模式升级,同济医院保留11个窗口

长江日报大武汉客户端2月9日讯(记者王恺凝 通讯员常宇)互联网医疗飞速发展的当下,不会网上挂号和使用自助机的老年人如何就医?2月9日,长医院新门诊大楼看到,原先分散的医保咨询、检查预约、入院登记等24个咨询及业务窗口,如今被整合成“一站式”综合服务中心,其中11个财务窗口均可为70周岁以上的老年人现场挂“老年号”。

2月9日上午,一位老年患者在同济综合服务中心咨询就诊问题。长江日报记者刘派 摄

医院门诊部主任李刚介绍,年7月,医院内聚集,医院取消了人工挂号,一律实行网上分时段预约和自助机自助挂号。年,医院接诊超过万人次,发展势头强劲。

“发展互联网医疗是大势所趋,但是我们也不能忽视老年人群体,绝大多数老年人还是更习惯线下挂号。”李刚说,此次门诊大楼搬迁,除了将24个咨询及业务窗口整合到一个区域以减少患者跑路外,他们还特意保留了现场挂“老年号”的服务,并且给所有自助机都安排了工作人员,帮助不会操作的老年人自助挂号、查询结果、打印报告等。此外,因“老年号”都是普号,对于想挂专家号的70岁以上老年患者,也可到门诊咨询服务中心挂当日专家号源(不指定专家),或预约未来1—14天内号源(不指定专家)。

“‘老年号’对我们患有慢性病的老人来说特别方便。”71岁的李爷爷患有慢性肾衰,3个月就得做次检查,根据检查情况调整用药。他告诉长江日报记者,第一次就诊时女儿帮她在网上挂了专家号,但之后复查主要是做检查和开药,普通号即可。“我不想次次麻烦女儿,正好同济可以现场挂‘老年号’,我一个人来复查完全没问题。”

最让李爷爷满意的是,每次看病他都不用等太久。李刚告诉长江日报记者,这是因为系统会根据个人ID号自动识别出生日期,若患者年满70周岁,系统便会优先排位。“老年人身体较弱,不能像年轻患者一样长时间等待。”

该院副院长白祥军表示,同济发展互联网医疗的同时,一直聚焦老年人的线下就医问题,通过优化流程和规章制度为老年人就医提供便利。“医院工作人员而言,当老人不会运用智能化技术时,应给予老年人更多耐心;对于年轻就诊患者而言,需尽可能理解老人,共同改善老年人的就医环境。”他说。

更多精彩内容,请在各大应用市场下载“大武汉”客户端。

声明:转载此文是出于传递更多信息之目的。若有来源标注错误或侵犯了您的合法权益,请作者持权属证明与本网联系,我们将及时更正、删除,谢谢。邮箱


转载请注明:http://www.fortythieves.net/yfcs/11002.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