广州限外还是来了!
4月16日
广州市中小客车总量调控政策配套措施
《关于非广州市籍中小客车通行管理措施的通告》
(征求意见稿)
在广州金盾网公开征求意见
其中明确对外地车辆
实行开四停四管理措施
限外时间不超4天
非广州市籍中小客车(含临时号牌车辆)驶入广州市限外范围(不含高速公路、华南快速干线、东南西环城市快速路),连续行驶时间最长不得超过4天(按自然日计算),再次驶入须间隔4天以上。
意见稿公布了广州的限外范围
广州限外范围
广州市大观路(广汕路至中山大道段,不含)、东环城市快速路(中山大道至东圃大桥段,不含)、珠江水道(东圃大桥至长洲岛至丫髻沙大桥至广和大桥段,海珠区南面、长洲岛和番禺区北面、海珠区和白云区西面、大坦沙和金沙洲东面),鸦岗大道(不含)、华南快速干线三期(鸦岗大道至春岗立交段,不含)、华南快速路三期辅路(不含)、尖棚路(不含)、同泰路(不含)、华南快速干线二期(春岗立交段至广汕路段,不含)、广汕路(大观路至华南快速干线段,不含)合围的区域,以及进入上述区域的洛溪大桥、鹤洞大桥、洲头咀隧道、珠江隧道、珠江大桥东桥、金沙洲大桥。
下面是详细内容,一定要看清楚了
↓↓↓
政策权威解读
1“开四停四”管理措施是怎样规定的?
“开四停四”管理措施是调控政策配套措施,是按照“最大限度保证正常使用外地车的通行,精准管控以异地上牌本地使用方式规避调控政策的车辆”的工作思路制定的,具体内容为:
非广州市籍中小客车驶入管控区域连续行驶时间最长不得超过4天,再次驶入须间隔4天以上。该措施能实现保障正常使用外地车临时通行、精准管控确保调控成效“双赢”的效果。
2管控措施的范围是如何确定?
结合前期多种方式收集的各地市和社会各方意见,将交通压力最大、本地化外地车问题最突出的区域作为管控区域,其设置原则为:
一是重点考虑中心城区本地化外地车出行强度高路段,减小本地化外地车对交通的影响。
二是管控区域应形成网络,避免受管控车辆通过其他路径进入管控区域而影响管控效果。
三是管控区域周边应有转换节点、路径可替代,确保受管控车辆可经转换通行。
四是管控区域内公共交通发达,便于受管控车辆人群通过公交换乘进入管控区域。
3为什么不是仅工作日进行管控?
“开四停四”调控政策配套措施能够最大限度保证正常使用外地车的通行,几乎不影响以周末出行为主的需求,只要调节自身出行时间(连续4个工作日不通行),就可以达到周六日自由通行的效果。与仅工作日管控的方式相比,该措施更具灵活性,也更为宽松。同时,也能够避免车辆在周末规律性集中出行。
4
管控外地车措施实施时,市公安交通管理部门是否会设置相应的标识标牌?
为保障调控政策配套措施的实施以及外地车通行管理,广州市公安交管部门在管控区域交界处设置了相应管制标志牌和提示标志牌,为进入广州市管控区域的外地车做好指引。
同时,还将通过手机APP、电子信息情报板等各种形式向社会宣传调控政策配套措施。
5
“开四停四”的通行规则复杂,会不会导致驾驶员难以掌握规则误闯管控区域?管控措施实施后同步开展执法吗,有无设置过渡期?
广州市实施“开四停四”管理措施,非本市籍中小客车可在管控区域连续行驶4天,已解决了九成外地车的通行需求,能保障进入我市管控区域就医、开会等正常通行,基本不影响非本市籍中小客车临时进入管控区域通行。同时,将通过多种渠道加强政策解读与宣传引导,使市民正确理解“开四停四”管理措施。此外,为了便于市民对调控政策配套措施进行适应,在措施正式实施后,还会预留一定的执法过渡期。
6广州为什么采取“开四停四”的方式实施管控?而不参考北京、上海等大城市的做法,限制全部外地车的通行?
考虑到广州市作为省会城市,是广东省的政治经济文化中心,是一座开放的城市,需保障我市与其他城市之间政务、商务等活动。广州市公安交管部门在制定管控措施时以最大限度降低对人民群众生活和工作的影响为原则,充分借鉴了北京、上海和贵阳等城市的实践经验,并通过充分的调研论证,最终确定采取“开四停四”的措施实施管控。
★公开征求意见时间:4月17日至4月26日
★意见反馈途径
?信函方式:广州市天河区华观路号广州市公安局交通警察支队指挥中心“公众意见征集组”收(邮政编码)。
?电子邮件方式:gzgajj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