撰稿:杨鸿濂(苏瓦)
摄影:吴维招
斐济土著年轻人。(图片来自华舆)
据知名民调机构盖洛普年12月31日发布的年末统计,斐济“令人意外”地荣登榜首,成为了世界上最幸福的国家。这已不是斐济第一次出现在同类榜单之上了,但就像很多人并不知道斐济的7人制英式橄榄球雄霸全球一样,大多数人也觉得看上去贫穷落后的斐济似乎和“幸福”沾不上边。调查结果显示的10大幸福国家和地区分别是:斐济、哥伦比亚、菲律宾、墨西哥、越南、哈萨克斯坦、巴布亚新几内亚、印度尼西亚、印度、阿根廷、荷兰,10大不幸福国家和地区分别是:伊朗、伊拉克、乌克兰、希腊、摩尔多瓦、巴西、中国香港、南非、土耳其、加纳。(数据来自盖洛普报告)丨幸福与贫富无关,与内心相连在海岛上工作的土著人愉快地结束了工作,准备搭船回家。(图片来自华舆)斐济作为一个蜜月度假胜地着实占尽天时地利——1.8万平方公里的土地上仅有不到万的人口,多个岛屿上多数土地肥沃、雨水充沛、物产丰富,曾有经营农场的老华人笑称:“就这个地比中国东北的还肥,插点钢筋进去都能长。”在一些依然保持着传统生活方式的土著村庄中,钱反而成了最没有价值的东西。土著人民靠山吃山靠水吃水,丰富的物产源源不断地从生存的土地上和海洋中获取,芋头、木薯、水果、各类海鲜……这些都让淳朴的斐济人觉得生活是如此的美好富足,如果再能有一些凝神的国饮“卡瓦”(一种胡椒树根部捣碎成粉冲水而成)和一把木吉他,那还要钱有什么用呢。
土著人向中国客人敬献卡瓦。(图片来自华舆)在斐济,越是我们觉得“穷”的地方,人们却越洋溢着幸福的笑,反观是经济相对发达的城镇,浮躁、拜金的现象略多,颇为传统斐济人唾弃。
丨如果你爱他,就把他送到斐济,因为那里是天堂在斐济不到百万的人口中,斐济土著人和印度人各占约50%和45%,而其中大约有2%是华侨华人。华人在斐历史悠久,至今已有多年的历史了,目前是斐济第三大种族。早年抵斐的华侨华人中以广东籍居多,首代移民充分发扬吃苦耐劳、聪明能干的优良传统,凭借自身的聪明才智活跃在斐济各类经济领域中,农业、渔业、商业……华人都是斐济经济圈中不可或缺的一分子。年抵斐的华人爱国侨领方作标先生所拥有的商行“方利记”曾是华人商行中的旗舰,其经营覆盖面积广,影响力极大,方作标先生曾在抗日战争期间利用自己的积蓄向当时的国民政府捐献了一架战斗机,可见商行财力雄厚。从20世纪中叶至今,大批斐济华侨华人移民美、澳、新等发达国家,斐济则成为了被遗忘的故土,更多的是起到了跳板的作用,即便如此华侨华人仍然是斐济经济上的领头羊。斐济文化艺术村。(图片来自华舆)作为斐济最大的传统文化艺术村的拥有者,潘行伟在接受捕舆者采访时说:“中国人有恒心,在经商的视野上也超过大部分人,如果肯吃苦肯付出就一定能成就一番事业。”潘行伟的文化艺术村是斐济旅游重镇楠迪镇历史上首家依托斐济传统文化发展起来的旅游项目,村子里集传统舞蹈表演、文化展示长廊、独特动植物展示及斐济特色餐饮于一身,是来斐济旅游不可错过的知名景点。斐济文化艺术村的表演。(图片来自华舆)曾有来访的斐济西区大小酋长在参观过后激动地握着潘行伟的手说:“三百年了,楠迪终于有一个能够讲述斐济故事的地方了!”就连参加开幕式的旅游局工作人员都表示,斐济的传统文化艺术村,居然是华人在经营,着实有些让当地人感到惭愧。斐济文化艺术村的表演。(图片来自华舆)
“文化村项目从购买土地,到建设,再到开业,花了整整5年的时间,其中光批各种手续就花了一大半的时间,如果换成一般没有耐心的人早就不干了。”潘行伟拿着厚厚的一大盒各类手续笑着说,“这一大盒手续里有土地的、有建筑图纸的、也有员工的合同。”看着文化村里络绎不绝的游客,潘行伟的眼里满是笑容,“很有成就感,倾注了自己多年的心血终于建成了,也给游客提供了一个了解斐济文化的好场所,就算是折腾了那么多年也值了。”今年是斐济华人妇女联合会会长、天翼船务代理公司的总经理方园女士来斐济的第18个年头了,她现在工作后最大的爱好就是在朋友圈里晒斐济的美食美景。“斐济有世界上最纯净的水和空气,平常吃的用的也都是纯天然无污染,在人间天堂里享受这么好的资源当然要趁机多晒晒咯。”在苏瓦中心菜市的海鲜市场上,一个小贩正在整理她的海产品。(图片来自中新社 祝丽摄)每个周六早上方园都要到首都苏瓦市港口的海鲜市场去逛逛,“星期六是大集,好多平时少见的海鲜和农产品今天都能碰上,斐济的海产质量特别好。不过龙虾螃蟹吃腻了,现在还就想吃点家里的小吃,什么水煮毛豆、干豆腐炒尖椒啊这类斐济没有的。”说到这,方园不禁掩面一笑。方园的儿子和女儿是正经的华二代,都在苏瓦市的华人学校“逸仙学校”读书,儿子王璟琦爱好打篮球,才上初中身高就一米八了,而女儿王玥琦多才多艺,曾经在“远方的惦念——华侨华人春节联欢晚会”上代表斐济表演节目。说起两个孩子,方园充满了自豪,“父母最大的成就就是孩子,无论公司多么成功,他们都是我的最爱,和老公孩子家庭和睦才是最大的幸福。”丨如果你恨他,就把他送到斐济,因为那里是地狱在斐济的华侨华人也并不都是顺风顺水,在这个依旧有点落后的国家创业,有的时候就算是付出了努力和投入也未必能够收获对等的回报。由于斐济在政治体制和土地制度上与中国有很大的不同,政府行政人员在办理具体事务的时候也存在办事效率低下和贪污腐败等现象,还有大城镇较为恶劣的社会治安问题等情况,都造成了斐济投资环境较差的形象,而华侨华人作为“外来人”也多少因为语言不通和惯性思维而付出了代价。来自中国东南沿海的小林就是诸多吃过亏的华侨之一。他在几年前抵斐后选择在首都苏瓦市开了一个超市,在接受捕舆者采访时他坦言,开店多年的经历中,防盗始终是最主要的问题。“斐济人的文化里没有偷,他看你东西多就来拿,抓住了也不觉得害臊,觉得反正你有钱,给我是天经地义的。”在短短的几年开店生涯中,即使店里安装了防盗门、监控摄像等防盗措施,但是小林的店仍旧经常被小偷频频光顾,“看着很老实的大妈和很可爱的小孩子都有可能是小偷,从店里摸了东西就跑,就算回头被警察抓住了,东西也早就被消耗掉了,他自己又没有赔偿的能力只能自认倒霉。”有很多像小林这样的投资人已经对这样的经商环境感到无奈,有相当一部分人萌生去意打算离开斐济去别的国家投资。在采访中他们普遍流露出一种厌倦,甚至经常拿斐济和某些非洲国家相比。其实客观来讲,斐济近些年在整治对华案件上已经有很大的作为,中国驻斐济大使馆、斐济华助中心以及华侨华人领袖等都在不遗余力地推进华社治安的优化进程。使馆的王建国领事是24小时领保电话的接听人,他几乎每天都要牺牲一些自己的个人时间来帮助侨胞解决一些或大或小的事,甚至有的时候本不属于领保范围内的事情也要去做一些自己力所能及的协助。“有的侨胞不太了解领事保护的范围,不管什么事情都会打这个电话,但是就算不在我们的管辖范围内,多少也都会给出一些建议和帮助,使馆就是海外华侨华人的家里人,有事情第一时间肯定就是找家里人商量。”王建国领事说。“守着天堂美景实现中国梦,辛苦奋斗着也幸福快乐着。”是斐济华人侨领刘枫太平绅士对身在斐济的华侨华人状况的概括。他说:“斐济是美丽的,在斐济的华侨华人也都对这个第二故乡有了深厚的感情,斐济人的幸福感很强,这其中当然也包括了万千华侨华人。希望所有在斐的华侨华人都能够实现自己的梦想,幸福地享受平安喜乐。”
推荐阅读
-斐济总理深入华人社区,与华侨华人共度国庆、中秋庆典
-电影《战狼2》登陆斐济,华二代赞祖国“超伟大”-经济一团糟的意大利人竟觉得自己挺幸福!“穷开心”是怎样炼成的?
预览时标签不可点收录于话题#个上一篇下一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