老花文集锁阳感觉

老花,本名何润花,《林子工作室》专栏作家。内蒙古阿拉善人,阿拉善大润公益协会发起人,喜欢旅游,喜欢用文字书写生活。

锁阳感觉

城市里的人把锁阳定义为中药材,因为它有益精、补肾、壮阳的作用,所以好多外地人来阿拉善都会带一些回去,用来泡酒、熬汤、炖肉。阿拉善人用锁阳泡酒的有,用它来炖肉、熬汤的估计少之又少,因为我们是把锁阳当零食吃的!人人家里都会随手找出一截锁阳来,做饭的空闲咬一口在嘴里、干家务的时候掰一块塞在嘴里、看电视仰在沙发上,啃一小块下来,慢慢在嘴里咕蠕着,一集连续剧看完,那一小块锁阳也未必吃完。我们吃的是自小就种在心里的锁阳的亲昵感!不用太多,有那么小块就满足了口腔,也满足了内心需要。阿拉善人对锁阳是有需求的,这需求从感官开始,一直走进内心深处!

生活在大漠的阿拉善人,不乏有能够辨认甜锁阳和苦锁阳的行家,他们不用嘴巴尝,也不用手捏,只一眼就能看出哪个甜哪个苦,哪个是碱滩地的,哪个是刺蓬根的。这是我佩服的本领,同为大漠人,我却只能靠嘴巴辨别,却也总是因为尝的太多而口舌苦涩的辩不出好赖来……

一个个外表看似一样丑陋、粗鲁的锁阳也是分三六九等的。如果说以貌取人不合适,那么以貌取锁阳一定是成立的!的确有口感上的差别。就是这一个个看上去如干裂的树皮,却包裹着雪白的果肉,洁白而干净,让人更加感念大漠的恩赐!锁阳的吃法被大漠人开发的淋漓尽致,我以为干锁阳、锁阳片、锁阳丝等,是最原生态的吃法,锁阳泡酒是最小资的吃法,锁阳油饼子、锁阳拨拉子,是最醇厚的吃法。锁阳在阿拉善人的智慧里升华了。锁阳也填满了我们的一年四季,新鲜的、晾干的,根据时宜被我们取食,只是我们更喜欢逆了季节采食,因为冬春季节的锁阳是口感最好的,甜味更浓,苦涩味道不明显,尤其是数九天锁阳,据说除了口感上乘,药用价值还格外的高。我说不好其科学根据,只记得人人都说不出头的锁阳甜,小时候我总想不明白锁阳不出头又怎么能被挖出来,直到那一年春天跟了四姐、五姐去挖锁阳,见识了沙漠深处那一家人的找锁阳技巧,才茅塞顿开!原来他们找的不是锁阳头,而是根据沙子的形态判断是否有锁阳,而且无一失误,就连七八岁的孩子都能百指百中,一个个我们看似无异的小包包、或者小裂缝、或者小坑坑,被他们研究的透彻和明白。只记得那一天跟着一个七八岁的蒙古男孩儿,听他指挥挖到了半纤维袋子锁阳,而且都是甜锁阳,回到家里妈给我们蒸了锁阳拨拉子,做了锁阳油饼子,晾了干锁阳……

如果说,冬春季挖锁阳是因为它的味道满足了我们的口腹之欲,那么夏秋两季挖锁阳便可以说是满足了我们的精神需求,那一个个粉红色的锁阳头盛开在大漠里,把大漠装点的无比美丽,在满足了眼睛的同时,也满足了我们的心里需求。我们每一次进沙漠挖锁阳,都会提前约定,谁今天发现第一苗锁阳,谁就可以在晚饭的时候不洗锅,或者得一个小食品,或者被我们抬着在沙梁上走一遭……忘记了是谁如此有智慧,鼓励着我们在沙漠里努力寻找,从第一声“我找到了一苗”,到后来的好多苗,大家的快乐被这些锁阳承载着在大漠里散开!

锁阳,是种在大漠人心里的一年四季的思念;是刻在大漠人脑子里的亘古不变的图腾;是存留在大漠人记忆里的永久不忘的根脉……

西部爱心公益社

甘肃甘露公益中心

关心,


转载请注明:http://www.fortythieves.net/lcjc/5367.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