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网独家中茬晚季,养虾低温如何预防白斑红

养虾至中茬晚季,对虾白斑病红体病频发,从历年来爆发这两种疾病的流行情况来看,流行季节主要集中在早春、春夏交替、夏秋交替和秋冬时分,究其原因,是由于换季之际,气候变化莫测,温差变化大,风向不定,这种变化持续时间长,致使养虾水体的理化因子发生急剧变化,从而造成对虾的强应激致使病毒爆发,造成大面积排塘。

红体病

发病规律及特点:发病对虾一般在6-9厘米居多,发病时间一般在投苗放养后的30-60天,发病虾池底质老化,水体氨氮及亚硝酸氮浓度过高,池水透明度在30厘米以下,一般在气温巨变后的1-2天内,尤其是水温升到28度以上的时易发此病。

症状及危害情况:绝大部分病虾表现为红须、红尾、体色变为茶红色,但近年来出现的症状多呈隐性,症状不明显,对虾身体部多呈灰红色。病虾摄食量减少或不摄食,在水面缓慢游动,随着病情加重数量会渐渐增加,池塘边会有少量病虾死亡,慢游病虾捞离水后不久便死亡。部分病虾甲壳与肌肉易分离,有病虾池耗氧量大,易出现缺氧症状。对虾发病后病程较短,从发现病虾到病虾拒食时间仅为4-6天,而后转为大量死亡,通常在10天之后症状有所缓解,转入慢性死亡阶段,时不时会发现死虾。一般幼虾会出现急性感染,死亡率高达60%;而成虾易发生慢性感染,死亡率在40%左右。

预防措施:

(1)应激性红体

防治措施:①长期使用微生态制剂,保持水体稳定。在暴雨、高温等天气时,拌饵添加Vc、免疫多糖等成分,增强虾体的免疫力和抗应激能力。②暴雨前加深水位.雨后排掉表层淡水,开动增氧机搅拌分层水和向水体增氧,并施用生石灰(7~10千克/亩水体)调节水质。③每次排换水量不要超过总水量的10%,防止水温、盐度、pH值等变化过大。④各种理化因子变化之后,使用一些无刺激性的药物,如二溴海因等,适当用药防病。

(2)副溶血弧菌性红体

防治措施:

①放养前彻底清塘,高温、多雨季节定期施用光合细菌,每隔10天用二溴海因全池泼洒。

②暴雨后,适当利用生石灰或二溴海因等保持水体的稳定性,减少对虾的应激反应。

③发病后第一天用二溴海因0.2~0.3千克/亩水体和沸石粉15千克/亩水体全池泼洒,第二天全池泼洒聚维酮碘(粉)0.03千克/亩水体,泼洒后开动增氧机,第六天全池泼洒0.2千克/亩水体枯草芽孢杆菌和20千克/亩水体沸石粉净化水质,投喂药饵,每千克饲料添加含量10%的氟苯尼考0.5克、稳定型维生素C2克、免疫多糖2克,每天早晚两次投喂,连服5天。

(3)病毒性红体

防治措施:

①放养健康种苗,根据自身养殖条件和技术熟练程度选择合理的放苗量。

②放养前彻底清塘;在整个养殖阶段,尤其在虾苗放养1个月后,每隔7~10天用枯草芽孢杆菌0.25千克/亩水体、光合细菌3千克/亩水体和沸石粉15千克/亩水体混合均匀抛撒池塘,控制水质;在疾病流行季节,每隔10天左右用二溴海因0.15千克/亩水体化水全池泼洒一次。

③发病后,用超碘季胺盐每立方米水体0.15克化水全池泼洒,连用2天,第三天再用二溴海因0.2千克/亩水体全池泼洒,第六天用枯草芽孢杆菌0.2千克/亩水体和沸石粉15千克/亩水体全池泼洒1次,同时每千克饲料中添加白虾红体消15~20克、稳定型维生素C2~3克及鱼油10~20克,连续投喂5~7天,每天投喂2次。

白斑病

危害:

杆状病毒在对虾体内大量繁殖,侵入皮肤上皮、鳃腔膜、消化道内膜、淋巴样器官、造血组织和肝胰脏等,引起全身病变。常在水质恶化时呈暴发性发生,在2~5天内死亡率可达80%。

症状:

病虾离群独游,不摄食,肠胃空,肝脏糜烂,颜色变淡,鳃丝肿胀,体色较暗,不透明,甲壳脆,体质弱,腹部容易揭开而不连真皮。特别是头胸甲易剥离,其内侧有白色斑点。本病以白斑为主要症状,有时与红腿病或红体病并发。

水温低时白斑病易爆发:

白斑病是一个有很明显季节性高发的病毒性传染病,当平均水温接近24度左右时和以下时,作为变温生物、又无特异性的防御系统的对虾,对红体、白斑这些病毒性传染病开始渐降低了其预防功能,使对虾受病毒感染的机会大大的提高。若这时候水质系统不好,如缺氧、亚硝酸盐升高等,对虾长期在不适状态下就比较容易会诱发病毒病。

预防方法:改善池底环境、水质各因子和水体及肠道微生态环境是预防白斑病的有效措施。

具体措施为:

①定期投放底质改良剂和水质净化剂,定期投放投喂光合细菌、枯草杆菌、芽孢杆菌等生物制剂,最大限度地保持微生态平衡。

②定期投喂免疫促长剂、维生素C和保肝灵等,提高对虾的抗病能力。

③定期全池泼洒二溴海因、溴氯海因和季铵盐络合碘等水质消毒剂,以防止病毒病的传播。

此外,对虾养殖过程中,还要定期检测水质和水中弧菌总量,坚持每天巡塘。实践表明,当水中弧菌含量超过个/毫升时,对虾有爆发细菌病的风险。因此,一旦发现水中弧菌含量超过个/毫升时,都要果断按照上述方案进行预防。否则,极有可能爆发细菌感染,造成病虾大规模死亡。

END

转载声明

本文版权属于中国水产门户网,如转载,请按以下格式在篇尾注明:

1、来源:专注水产信息十六年,最具影响力的水产媒体--中国水产门户网

2、作者:黄峰

3、中国水产门户网

如未按上述转载,一律视为侵权。

投稿

中国水产门户网,志创渔业信息第一品牌;运营十余载,用心感悟行业发展的点滴;水产人,就上中国水产门户网。

官方







































北京治疗白癜风选择哪家好
北京治疗白癜风最正规的医院



转载请注明:http://www.fortythieves.net/lcjc/190.html